当前位置:
服务项目
ISO14001认证
-
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,以及因污染、资源的低效使用、废物管理不当、气候变化、生态系统退化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,社会对可持续发展、透明度以及问责制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。这使得各组织力图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,采用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环境管理,以期为“环境支柱”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,ISO14001标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。
-
ISO 14001标准的特性使之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,并适用于各种地理、文化和社会环境,是一个真正的通用标准,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。该标准提供了一个框架,引导组织按照PDCA(策划、实施、检查、改进)的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,从最高领导到每个职工都以主动、自觉的精神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,响应变化的环境条件,不断改善环境绩效,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,最终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。标准特点:
1、自愿性原则;
2、广泛适用性;
3、强化了领导作用;
4、提出了战略管理思维;
5、采用了基于风险思维;
6、更强调提升环境绩效;
7、更加强履行合规性义务;
8、承诺从污染预防扩展到环境保护;
9、强调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;
10、明确要求运用生命周期观点。
-
企业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,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,提升企业环境绩效,实现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,获得以下效益:
1、满足政府法律要求,获取国际贸易的“绿色通行证”;
2、增强企业竞争力,提升企业声誉,树立优秀企业形象;
3、改革工艺设备,优化成本,实现节能降耗;
4、污染预防,保护环境;
5、领导作用,全员参与,提高员工环保素质;
6、减少环境风险,实现企业永续经营;
7、通过将供应商整合入企业的业务系统,鼓励其提升环境绩效。
-
申请ISO14001认证的组织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:
1、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独立的法人授权的组织;
2、组织应建立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的文件化环境管理体系,在申请认证之前应完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,并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、充分运行三个月以上;
3、组织应向本机构提供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信息,对于多现场应说明各现场的认证范围、地址及人员分布等情况;
4、组织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始,应保持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自我评价,并提交组织的三废监测报告等文件。